TPM咨詢管理活動近些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青睞,不僅是因為它能為企業打造科學的設備保全系統和提高生產率,最終呈現的是這種直觀的成績;還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降低浪費和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讓企業更加具有活力和發展潛力這種隱形的收益。
TPM咨詢管理活動一共由八大支柱所支撐,事務效率化是第七大支柱,這個支柱中包含哪些內容呢,優制來為你闡述:
一、TPM咨詢管理活動事務效率化的含義
間接部門的效率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對直接部門:及時、快速、強有力地支持生產部門開展TPM咨詢管理及其它的生產活動;
2.對本部門:不斷且有效地提升部門內部的工作效率和指標。
二、TPM咨詢管理活動事務效率化的目的
1、架設各間接部門業務的改善體系;
2、優化各部門各種業務的運行周期;
3、構建各部門整潔的辦公環境;
4、減少各部門日常業務開展中的浪費。
三、TPM咨詢管理事務效率化的要點
1、根據現狀進行分析,明確事務效率化的改善方向;
2、采集數據并研究當前事務工作的各種浪費形式。
四、TPM咨詢管理事務效率化的措施
1、依據分析后的改善方向,制訂明確的改善計劃和內容;
2、對各部門的業務內容和管理流程進行盤點和匯總;
3、根據改善對策,對重疊、低效的工作和崗位進行改善。
五、TPM咨詢管理事務效率化的核心
TPM咨詢管理事務效率化的核心內容是:減少或消除浪費。
1、流程中的浪費
(1)非必要工作:工作開展過程中,沒有對結果產生實際效果或可與其他操作合并的工作;
(2)流程不合理:因操作的流程不合理而造成的浪費;
(3)權責不明確:跨部門合作過程中權責、任務或目標不明確造成的重復或遺漏工作項目的浪費;
(4)分工不明確:在工作過程中分工不明確造成的重復或遺漏的浪費,或工作量不平衡造成的浪費;
(5)重復的工作:不同部門或個人做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工作;
(6)報聯商重疊:角色、形式、方法不同,但傳遞的信息相同的工作,例如:報表記錄、報告、系統申請、郵件等。
2、工作效率的浪費
(1)延誤:人為導致工作延誤并造成后續的工作等待、停滯的浪費。
(2)緩慢:不熟練或刻意放慢作業速度所造成低效率的浪費。
(3)周期:工作周期安排不合理所造成的浪費。
3、工作安排的浪費
(1)會議:日常工作中定期安排,或是發生異常、對某工作進行商議和決定,從而召集相關部門或人員一起討論所花費的時間。
(2)調整:工作中出現不合理的問題,需要進行調整安排時,所花費的時間。
(3)溝通:為了某件事情,人員停下工作進行溝通,所花費的時間。
4、產品不良的浪費
(1)錯誤:工作中的失誤和違反標準所造成的浪費。
(2)精度:工作中某項作業的結果有誤差、不精確所造成的浪費。
(3)返工:將產品做壞后需要返修或補充加工,所造成的浪費。
(4)報廢:將產品做壞后無法再使用,所造成的浪費。
六、TPM咨詢管理事務效率化的四大步驟
1、把握現狀
2、發現問題
3、擬定改善方案
4、改善提案活動
TPM咨詢管理事務效率化主要以改善現狀為主要課題,需要全面地梳理工作內容和流程,并將優化后的水平固化并保持。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