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基本規則,任何一個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要不斷的發展壯大,就必須有自己的競爭優勢,精益車間活動中的降低成本就是獲得競爭優勢的基本方法。
降低成本工作宛如一座金礦,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向成本降低要效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著力點。企業管理過程的優劣、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成本的高低,降低成本是企業全體員工所要面對的問題,這就要求精益車間全體員工必須強化“降低成本”意識,通過企業全員參與、對企業經營過程的不斷改進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掌握成本的習性
成本是企業理財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只有真正理解成本的內涵,才能駕馭成本這個理財利器。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成本有著不同的經濟內涵,一般意義上的成本概念,主要是指會計成本,我們這里要說的成本是以會計成本為基礎,外延擴大到了經濟學意義上的成本范疇。
(一)會計成本和機會成本
會計成本是傳統意義上的成本概念,它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開支,一般可以在財務賬目中反映出來,因而也稱為歷史成本,我們通常所說的成本一般就是指會計成本。
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中最具有閃光點的見解之一,是指當它投入到某一用途后就必然喪失了作為其他用途的收益,這就是將它投入該用途所付出的機會成本。會計成本往往只能反映過去,不能說明將來,而且往往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經營中的實際代價。機會成本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企業有限的資源用于某種經營活動的代價,從而迫使企業的決策者們比較合理地運用企業資源,在作經營決策時機會成本十分有用。
(二)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精益車間中凡是能直接認定其負擔對象的成本,我們稱之為直接成本;反之,凡歸屬不易也就是無法直接認定其歸屬對象的,而必須借助某種方法加以分配的,叫做間接成本。將成本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是以其可追溯性來決定的。當我們要比較不同部門、不同產品的成本時,必須進行各項成本的歸集和分配,因此了解各項成本的直接或間接性質,就顯得很重要。
(三)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精益車間為了進行成本降低和成本控制并取得成效,我們就必須對精益車間進行權責劃分,把一定的成本項目交由一定的部門或個人去負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劃分,對于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特別是當作精益車間評價部門工作績效時尤為重要。
(四)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凡成本發生金額和產量無關,而在一定期間內保持一定固定金額的,叫做固定成本;凡成本發生金額是隨產量的增減而增減,而且呈同比例變化的,叫做變動成本。在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外還有一種半變動成本,它是隨產量的增減而增減,但不同比例變化的,叫做半變動成本,半變動成本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分配。
(五)個別成本與行業平均成本
個別成本是從本企業的角度所反映的成本水平,它通常是從會計成本的角度進行反映;行業平均成本就是從全行業的角度所反映的一般成本水平。精益車間成本的范疇除了以上這些分類以外,按照成本發生的先后順序還可以分為資本成本、新建企業或新建項目的建廠成本、以及制造成本、期間費用和稅費等,將逐一涉及到。
降低成本的原則
企業經營活動中任何環節都有成本活動,如果抓不住降低成本的目標,漫無邊際地降低成本,將會一事無成。
1. 全面介入的原則
全面介入的原則是指精益車間成本管理的全部、全員、全過程的管理。全部是對企業經營中的全部成本加以管理,全員是要發動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廣大員工樹立成本意識,參與成本管理活動,并付諸于行動,全過程是對產品的設計、制造、銷售過程進行管理,并反饋管理效果,借以發現問題。
2. 例外管理原則
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況上,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到非正常的例外事項上,并進行信息反饋,才能抓住突出的、顯著的問題,解決關鍵問題,使成本目標的實現有可靠的保證。
3. 經濟效益的原則
精益車間加強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經濟效益的提高,不單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絕對數,更重要的是實現相對節約,也就是科技進步的內涵式成本降低。不僅重視成本絕對數的降低,還應分析產品質量、產品產量的提高,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潤,要把握產品數量、質量、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