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為大家介紹了國內大多數企業,在推行精益車間生產管理的目標內容,它們有:八大浪費的消除、控制成本、單件流與迅速應變、以整體效益為核心改善流程、高品質的加工方式、顧客需要才生產、客戶滿意度、充分激發員工的能力與建立標準化與不斷革新。
本期優制將繼續總結精益車間生產管理的各大目標:
1、正確對待“犯錯誤”
日常工作中,每個人都會因各種原因犯下錯誤,精益車間生產管理的思想是:要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可以使用“自我反思”的形式,其目的是要員工找到自己的錯誤,不斷地進行自我改進。
每當錯誤發生時,首先要做的不是懲罰,而是需要立即進行糾正和改善。同時,在企業內進行分享與分析,讓其他員工從每個案例中學到:避免犯同樣錯誤的知識。
這和國內許多企業無緣無故罰款的作法,是截然不同的。大多數的問題是由于管理制度或工作流程自身造成的,處罰只能使大家想方設法遮蓋,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幫助。
2、精益供應鏈
在精益車間生產管理活動開展中,企業外部的合作伙伴一般是被忽略的。而外部的合作伙伴最常見的就是供應商。它是公司長期經營的支持者,也是合伙人。企業與供應商可以資源共享,風險與利益共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惜的是,國內許多企業在開展精益車間生產管理活動時,將這類精益車間的理念本末倒置:為了實現“零庫存”目標,將庫存問題全部拋給了供應商,完全不管供應商在當前的情況下是否會因為增加了庫存而導致的風險,從而造成了合作的不穩定風險的增加。
精益車間生產管理活動的目的是:減少全部供應鏈的庫存。不做任何改善,只是簡單地把庫存從一個地方轉移至另一個地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3、團隊建設
在精益車間生產管理活動中,靈活的團隊工作,早已變成了一種最常見組織結構。有時同一個人同時分屬于不同團隊,承擔進行不同的任務,而這個人又將這些不同的任務按照組織要求完成,就能體現出團隊的強大。
精益車間的活動不僅僅是對事,同時也是對人。畢竟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人來落實,事情的最終結果也是由工作的落實度來決定。一個企業只靠管理者肯定是不夠的,需要企業所有員工都自主地完成組織交代自己應完成的任務和責任,并且整個組織具有較強的凝聚力,才能稱得上是一支強有力團隊。
精益車間生產管理活動,作為一種從環境、管理目標到對象,都全新的管理思想,并結合實踐才能獲得成功。這并非是企業簡單的學習或引用了一、兩種新的管理方法就可以達成的,而是需要推行一整套與企業環境、文化、管理方法相結合的體系,將每個環節能夠做到環環相扣,才能推動企業達到整體的改善與進步。
文章說明:本文來自網絡,感謝作者,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客服處理。感謝您對優制咨詢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