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是全員生產保全的意思,是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為目標,全系統的預防維修為過程,全體人員參與為工裝基礎的設備保養和維修管理體系。隨著國內工業化、自動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啟了TPM咨詢管理活動,來保障企業內日益增多的設備穩定性和利用率。那企業推行TPM咨詢管理活動有什么好處呢?優制用“三化”來為大家解答:
1、TPM咨詢管理保障設備綜合效率更大化:
企業在投入自動化后就代表著設備數量的上漲,設備多了之后代表著故障數量也會隨之增加,故障的多少決定了生產過程中設備的利用率;所以,減少故障不僅提升了生產率,也是對成本的節省。
TPM咨詢管理活動是建立一套科學的設備保全系統,例如:怎樣制訂設備方案,使故障不發生;一旦出現故障,怎么才能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通過怎樣的方法,建立全員維護體系;如何預防故障的再次出現;怎樣通過預案的方式,快速解決故障等。
2、TPM咨詢管理保障運行成本最少化:
通過TPM咨詢管理活動制訂員工的操作標準與管理規范,減少了人為的錯誤應用、維護不當或維修不到位造成的設備故障,也就減少了很多因內部無法維修,必須委外檢修時產生的維修費;同時,TPM 咨詢管理活動也是培訓基層操作人員和設備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保全與維修水平,將委外維修的訂單逐漸變成內部保全和維修工作,降低維修費用。
除了委外維修費用的減少,TPM咨詢管理活動還對設備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包含了設備的前期設計與設備采購環節。設備的前期設計階段可以根據企業內生產需求量身打造,避免后期的設計缺陷導致生產率降低或是故障率提升;設備的采購需要考慮避開早期風險的,例如:規劃準備不充足,導致閑置、消耗,或是過后故障持續增添了很高的運行成本。主要關注的是早期技術風險的論述風險和購置時期的商務風險規避。
3、TPM咨詢管理保障安全隱患最小化:
據統計,制造型企業超過 80% 的事故跟設備相關,且事故等級都不低,所以,安全事故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很多企業中,各部門自掃門前雪:生產部覺得設備是歸設備部門管,出了問題設備部門要負責任;設備部門覺得生產安全是安全部門的事情,他們沒有管好才導致問題的發生;安全部門覺得自己只負責全面檢查,無法做到事無巨細,且無法預料到臨場突發狀況的發生,現場管理是生產部門,不能把責任推到安全部門身上。這些“事不關己”的想法造成了現場安全工作的“危機四伏”,后果必然是相當嚴重的!
TPM咨詢管理的安全管理就是意識的塑造,要利用一切渠道和機會談安全。例如:班前會上談安全、培訓過程講安全、點檢過程檢查安全、巡檢過程確認安全。將安全融入到每個工作細節和活動過程中,處處都是提醒和警示,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安全的意識。另外,對于安全演習、經驗分享、案例展示等活動的開展,也需要定期、有序地進行。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