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制造業的市場早已是買方市場,客戶的需求多種多樣,企業為滿足市場的需求,必然采用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方式。優制咨詢輔導的企業中,有些公司的產品多達幾百上千種,更甚者一天換線多達十幾次,這大大增加了企業生產運營的復雜性和難度。針對這么多的產品類別,我們如何抽絲剝繭,找到其中的規律,為我們企業運營及改善指明一些方向,這是我們精益運營團隊要去做的事。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簡單而又實用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面對復雜情況時快速抓住重點,針對性下藥從而解決頑疾,它就是PQ分析法。
PQ分析法,是英文product quantity analysis 的縮寫,字面翻譯是產品數量分析,是對生產的產品按照數量進行分類分析的方法。不過在實際情況中,如果只是分析產品數量并不能有效地找到重點,比如產品A和B,A產品月需求100K,產品線2人,每小時產出1K;而B產品月需求10K,產品線需要50人,每小時產出10;如果只分析數量明顯A產品多,但從投入人工、空間等資源,B產品更多,明顯B產品是主力。所以PQ分析中的Q不僅僅是指數量,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定義Q的類別,通常有以下幾種:
1-Q指數量,產品的個數。適用于產品的工時、類別、價格利潤差異不大的情況。例如:
2-Q指人力工時,適用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人工成本占比較大。例如:
3-Q指設備工時,適用于以設備為主的行業,如化工行業。
4-Q指產品產值或利潤,這個通常從公司運營層面找到貢獻值最大的產品類別。
5-其他,比如SMT行業的零件顆數。
PQ分析中的Q可以多式多樣,主要取決于目的,圍繞著目的去定義Q的類別,然后再做數據統計分析。
PQ分析的作用
1-用PQ評估產品的優先級關系,有利于決定改善效果最大的改善對象(制品、產品),為開展精益改善活動明確方向。
2-通過PQ分析能夠找出表面上沒有規律的市場需求,使得生產型企業能夠重新組織生產線,采取有利的生產方式,來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
那如何制作PQ分析呢?
1-首先明確分析目的,主要目的有人效提升、布局規劃、組織管理劃分等。
2-明確產品P,一般按產品名稱區分,復雜時要應用PR分析對產品分族。
3-根據分析目的,列出相關統計元素,通常有產量、產值、無效工時、報廢損失成本、人工成本等。
4-測量元素,每個元素用相同的計量單位。
5-分別計算占有百分比,并排序。
6-計算累積百分比,從頂部向底部等于100%。
7-根據PQ分析表上的數據繪制帕雷托圖(pareto)。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案例學習下:
某企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為提高競爭力,企業迫在眉睫要降低人工成本。
從案例說明中得知,目的是降低人工成本,要么提升產出,要么減少人員。減少人員就要從投入人員最多的產品入手,由此可以明確統計元素人力工時,而人力工時是由產品數量和單臺工時計算得出,這樣就明確了統計元素為:產品數量、單臺工時、人力總工時。
統計數據,并統一單位后得到下表:
計算百分比并排序后: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重點改善對象的排列管理,然后就可根據內部管理目標和組織精力,利用二八原則,選定對象分別改善。
所以說,PQ分析在實際應用往往不僅用于產品數量分析,有時會根據不同的目的做產品價值的排序分析、生產工時分析、零部件數量分析等,通常為改善分析的第一步,通過分析選定明確的對象。
——END——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