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小步,改善一大步”指的是在產品設計環節進行一小步的改善,取得的改善成效卻是一大步的。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制造業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引入精益咨詢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優制輔導的企業中,借助精益咨詢屢見不鮮的是,在降本增效活動里,只要產品結構進行了改善,產品的成本降低就非常顯著;而在質量提升活動中,很多產品質量問題的根源在于產品設計不當,對于某些產品不良,要通過制造環節進行改善非常困難且成本巨大,但是如果從產品設計環節進行改善,不但效果顯著且投入成本也是相對低下且可控的。這些鮮活的案例都揭示出產品設計對產品成本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精益咨詢的指導下,越來越重視產品設計的工作,期望在產品設計的源頭就能控制產品的成本和質量。筆者認為,要提升產品設計的工作質量,企業首先要對設計的重要性形成統一而深刻的認知,還要在精益咨詢的幫助下引入科學的工具。
設計的重要性
很多企業都清楚和認同產品設計的重要性,但對其重要性的具體體現卻是模糊的或者是沒有在企業內達成深刻且統一的認知的。在精益咨詢的助力下,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產品設計環節對企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但是無論是何種行業何種企業,其主要影響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的成本構成
影響產品成本的因素包括設計,材料,勞動力和管理,而“產品設計決定了75%的產品成本”。在精益咨詢所提供的數據分析和專業建議下,企業能更深入理解產品設計對成本的關鍵作用。
產品設計決定了75%的成品成本,這是因為:
-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所用的材料
-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結構的復雜度
- 產品設計決定了零件的復雜度
-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的修改次數
-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的良率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的質量
日本質量大師田口玄一說到“產品質量首先是設計出來的,然后才是制造出來的”。
大量的企業統計數據表明,產品不良的根源由80%是設計環節導致的,只有20%是由制造環節導致的。也就是說,如果產品設計完善,能夠避免80%的產品質量問題;而如果不從產品設計改善入手,無論制造環節多么的完美,也只能解決20%的產品質量問題,而對另外的80%的質量問題無能為力!在精益咨詢的推動下,企業可以從產品設計源頭更好地把控質量,減少質量問題的發生。
另外,在產品的設計、制造、交付和使用等周期中,在設計環節就能發現并解決問題包括產品質量問題的成本是最低的,反之,越往后發現和解決問題,所花費的成本是呈指數增長的,在產品的使用環節才發現質量問題,那么就極有可能導致客戶投訴和索賠、客戶滿意度下降、企業信譽受損、市場份額下降等巨大損失,有時候還是致命的,無數的案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借助精益咨詢,企業可以建立更有效的質量管控體系,在設計階段就預防質量問題。
產品設計決定了產品開發周期
一個合理的產品設計能夠順利地完成制造和裝配,而一個不合理的產品設計往往會造成產品要么無法制造或者裝配,要么使得制造或者裝配過程中問題不斷從而需要頻繁進行設計修改,這樣不但加長了產品開發周期,還會因為設計的更改導致成本的增加。精益咨詢能夠幫助企業優化產品設計流程,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什么是面向制造和裝配的設計
面向制造和裝配的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簡稱DFMA,指的是在考慮產品功能、外觀和可靠性等前提下,通過提高產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從而保證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和更高的質量進行產品設計的一種方法。在精益咨詢的理念中,DFMA是實現企業高效生產和優質產品的重要手段。
可制造性
可制造性指的是零部件是否適合以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質量進行制造的能力。可制造性設計的核心是在不影響產品功能的前提下,從產品的初步規劃到產品的投入生產的整個設計過程進行參與,使之標準化、簡單化,讓設計利于生產及使用。減少整個產品的制造成本,簡化工藝流程,選擇高通過率的工藝,標準元器件,選擇減少模具及工具的復雜性及其成本。精益咨詢可以為企業在可制造性設計方面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可裝配性
可裝配性指的是產品是否適合以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質量進行裝配的能力。可裝配性設計的核心是在不影響產品功能的前提下,從產品的初步規劃到產品的投入生產的整個設計過程進行參與,使的成品裝配更容易、裝配效率更高、裝配不良率更低、裝配成本更低。在精益咨詢的協助下,企業可以更好地提升產品的可裝配性。
“設計一小步,改善一大步”,為了從源頭把控產品成本和產品質量,企業首先需要在精益咨詢的引導下對產品設計的重要性形成深刻且統一的認知,只有認知統一了,方向才會一致,行動才會有力且穩健。企業不但要統一認知,還要在精益咨詢的支持下導入科學的方法來提升產品設計工作質量,面向制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就是這樣一種經過驗證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