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0年代初期,國內開始引入精益車間生產管理的時候,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就已經在提倡:員工在生產過程中不要一只手干活,另一只手閑置等待,而要進行雙手操作,以此來提升員工的作業效率。實際上這種應用的方法就是——精益車間IE七大手法中的雙手法。
接下來,優制為大家來詳細解讀:精益車間IE七大手法中的雙手法:
雙手法是以精益車間作業者雙手為對象,以圖表的方式記錄其作業動作,然后對所記錄的雙手作業順序、內容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研究,改善其中不合理、不平衡、不經濟的動作,用于指導操作者有效率地運用雙手從事生產工作的一種方法。
雙手法分析的比較細,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適合用雙手法,通常滿足以下條件,才合適應用雙手法:
1.適用于以人的雙手作業為主的工作;
2.專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點的研究;
3.該項工作有高度重復性。
雙手法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作用:
1.研究操作者雙手的動作使其平衡
2.發現拌手,找尋笨拙而無效的動作
3.發現“獨臂式”的操作
4.發現工具、物料、設備等不合適的位置
5.改善精益車間工作布置.
6.協助精益車間操作技術的訓練.
精益車間雙手法的應用具體可以分析以下六個步驟:
1.決定起始點﹕
仔細觀察雙手操作全過程,決定操作中的迂回周期、起點和終點;
2.記錄基本資料﹕
作圖時,先在左上角記錄有關資料,如工作名稱、現行方法、研究日期、操作者等;
3.畫平面布置圖﹕
在右上角畫工作場所的平面布置圖,描述操作物件、操作工具的名稱;
4.左右手作業簡圖﹕
一次只觀察一只手的動作,記錄到表格上,左右手的同時動作應畫在同一水平位置;
5.數據統計﹕
記錄完成后,對左右手的動作數量在圖表右下方分別進行統計
6.制定改善方案:
雙手作業分析圖示例如下:
- 圖的左上部:常規項目(編號、作業名稱、地點、作業人員、作業起點、終點、日期等)
- 圖的右上部:繪制工作地布置平面簡圖,并表明零件、工具、設備位置
- 圖的中間部分:分別在左右兩邊填寫左、右手動作的代表符號及動作說明
- 圖的右下方:對左、右手的動作進行統計
- 動作記號:
○:表示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等動作
:表示搬運,即手的移動動作
D:表示等待,即手的延遲、停頓
▽:持住,表示手持住工件,工具或材料的動作
?:表示檢查
分析雙手現有作業后,具體改善怎么做呢,可以參考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A.盡量減少操作中的非加工動作。
B.排列成最優順序。
C.合并可能的動作。
D.盡可能簡化各動作。
E.平衡雙手的工作。
F.避免用手持住。
G.工作場所應考慮人體工學。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制咨詢精益咨詢師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